
说起剪刀,很难不想到首创“镶钢锻制技艺”的剪刀鼻祖张小泉。
张小泉不仅通过剪刀见证了时光长河中传统技艺的薪火相传,也通过剪刀结识了无数因传承而走到一起的匠师朋友。
其中有这样一位与旗袍为伴的匠师朋友——林海。他现为中国旗袍淑院院长、东方旗袍文化推广者、中国女性传统美学发言者。旗袍曾风靡全国,现如今已退出主流。林海却萌发了开办中国旗袍淑院,重拾中国旗袍文化的想法。
林海在福州市冠亚广场开展了长达8年公益旗袍文化课程,通过他的传播和影响,让众多女性拥有更丰富的文化生活,通过与旗袍的接触、着装体验,唤醒她们由内而外的自我形体约束,形成良好的仪态习惯,呈现作为女性独有的形体美与气质。
林海也鼓励每一位女性去拥有一件属于自己的旗袍服饰。随着时代的变革,旗袍的制作流程虽然得到了简化,但依旧保留大量的手工制作环节,特别是裁缝师用长长的张小泉服装剪,丝滑地在布料上游走,为每位顾客裁出专属的旗袍模样。
在林海的鼓励下,许多女性通过旗袍文化的熏陶,渐渐地抛开年龄与容貌的焦虑,自信地穿上属于自己的旗袍,而内而外地散发自信,呈现出“中国·东方新女性”形象。
一把剪刀不仅能与布料碰撞出旗袍文化,还能与纸碰撞出剪纸文化。张小泉匠师朋友中就有这样一位剪纸匠师——董雅萍。她是福州剪纸第六代传人,她的巨幅剪纸作品《民族团结·幸福花开》被中国国家博物馆收藏。
在董雅萍眼里,剪纸的内容和纸张的选择,没有教条,在她眼里唯一不变的,是祖祖辈辈传承下来的技艺和一把朴实耐用的张小泉剪刀。她手握这把张小泉剪刀,随心而动创作出一幅幅剪纸作品,用自己的力量传承福州剪纸技艺,传递福州传统文化。
在物质生活日渐丰盈的今天,剪刀不仅继续履行着人们日常所需的职责,还为生活增添了不少仪式感。比如张小泉花艺匠师朋友莉香,就喜欢找个安静的地方用剪刀修剪花枝,让花枝高低错落,形成完整的构图和意境。一把趁手的张小泉剪刀,不仅助力莉香完成花艺作品,也让她在享受艺术创作的过程,体验生活仪式感带来的愉悦轻松心情。在镜头拍摄下,她清新优雅的女性形象从屏幕中扑面而来。
无论是穿着旗袍展示中国·东方新女性美,还是用自己的力量传承福州剪纸技艺,或是追求生活仪式感享受美好生活的女性,都在用自己的方式和力量传承着中华文化。而张小泉与各行匠师携手共创,用产品赋能文化的传承,为百姓打造好器物,并由此向世界传递中国新匠师精神。